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科学发展迈上新征途的重要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探索破解我区经贸发展难题的思路和对策,着力推动经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贸稳健发展,较好地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88亿元,同比增长65.4%。
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3.2亿元,同比增长40.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61亿元,同比增长20.3%
对外贸易出口:完成合同外资13998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6.65%;实际吸收外资完成4367万美元;外贸出口预计8700万美元,与去年持平;签约项目履约率达到70%以上;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混合生产方式出口所占比重达到33.9%;全年加工贸易内销额同比增长20%。
招商引资:2011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一个150,两个
节能降耗: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526333万元(可比价),综合能耗总量(即消费总量与损失量之和)为257.85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源消费量是1.02吨标煤,比上年下降3.7%,完成全年计划目标3.6%的102.8%。五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8.7%,超额完成“十一五”下降17%的目标,全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110.24%。得到市政府好评,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扶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狠抓服务指导工作。
1、组织好我区的企业参加各省、市举办的各类经贸活动,为我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今年4月,组织企业参加在西安举行的“西洽会”;在云南、贵州两地举行的党政考察活动和经贸交流活动。6月,组织企业参加在西宁召开的“青洽会”;在深圳举行的“广东省民企招商深圳推价会暨第三届珠三角工商领袖(粤港合作)峰会”。7月,组织企业参加在兰州举行的党政考察活动和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安徽合肥举行的“粤皖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内蒙古举行的党政考察活动和民族商品交易会。9月,在广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有关工作;组织好企业参加“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以及“清远名优产品展销推介会”。
2、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协调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协助区委、区政府制定2011年度《清城区扶持企业发展实施办法》,促进我区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今年6月,我局联合市经信局,召集广东新亚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召开了企业减负为主题的座谈会,会上,各企业代表都提出了存在对企业乱收费或收费价格偏高等问题,还提出了现在企业存在难于发展的其他如招工难、工业小区配套不完善等问题。(3)继续培育和推动区内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队伍,对上市后备企业队伍进行全程跟进式、保姆式服务,协调对口上级部门对企业上市工作支持。
3、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今年我局指导清远市合意氟塑电线有限公司进行申报“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和“清远市民营科技企业”;我局组织指导清远市亨健医用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申报第二十一届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4、组织辖区内企业申报各类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贷款贴息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今年4月,指导广东隆达铝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贷款贴息补助共80万元。9月,组织指导广东新亚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申报市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全部项目获得审批通过。10月,组织广东盈泉钢制品有限公司申报国家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以及申报国家发改委重点工业项目。
(二)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完善节能监督管理体系。
1、做好“十一五”节能考核工作,确保目标完成。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526333万元(可比价),综合能耗总量(即消费总量与损失量之和)为257.85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源消费量是1.02吨标煤,比上年下降3.7%,完成全年计划目标3.6%的102.8%。“十一五”期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8.7%,超额完成“十一五”下降17%的目标,全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110.24%。得到市政府好评,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2、做好“十二五”节能指标分解。(1)制定“十二五”全区节能降耗的总体规划,加强与市节能主管部门协调沟通,科学确定 “十二五”节能目标和任务,科学制定节能目标分解方案。(2)加大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力度,逐步将年消耗量3000吨以上用能企业列入监管对象。继续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合理规划“十二五”节能目标的进度与安排,将单位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街、镇和重点用能企业,做好签订“十二五”节能责任书有关工作,建立新的节能目标责任制。
3、进一步落实淘汰落后产能。(1)配合飞来峡镇升宝水泥厂生产水泥¢3×
4、加强对成品油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1)加强节假日期间对成品油经营企业的安全检查,确保做到隐患排查不遗漏,责任落实不缺位。(2)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5月份,我们对从事成品油经营企业的经营资格进行了年度检查,并对其经营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基本完成成品油经营企业年度检查的工作。
(三)着力发展商贸流通,促进市场繁荣稳定。
1、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工作,确保惠民政策兑现落实。今年我区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始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科学安排,工作成效显著。(1)今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量10911件,销售总额2824.13万元,其中补贴用户购买10338件,销售额2658.52万元;非补贴用户购买573件;销售额165.61万元。已补贴10042件,补贴资金312.7万元,销售兑付率达98.78%;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总量55385台,销售总额19080.2万元;摩托车下乡销售8127辆,销售总额3859万元。三项数据稳居全市第一位,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强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市场监管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今年以来,我们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们对每个目前已备案网点进行100%现场检查,着力清理不具资质及可能影响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工作的网点。目前,取消8家和暂停8家销售备案网点家电下乡销售资格。从而,保障了我区家电市场的健康发展。
2、加强监测,规范分析,形成常态监测机制。一是重视消费品市场监测。逐步建立健全消费品市场监测体系,监督我区2家重点样本流通企业和1家重要生产资料样本企业按时网上向商务部报送数据,加强对重点商贸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测,并按季度、按时段认真分析商贸经济运行情况,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多样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重视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监测。加强与重点“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销售网点的日常联络,每月月底对部分重点网点进行走访,并结合销售数据和走访调查,每月按时上报家电下乡销售数据和分析材料。
3、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加大流通行业管理力度。完善酒类流通管理,今年共受理发出新证 264个,合计发证1246个。同时,定时不定时开展酒类流通专项整治。今年内共开展酒类联合执法行动五次,出动执法人员34人,查获4间商店销售假冒清远市酒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打虎”牌头曲共662支,依据《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条例》对违法商家作出了相应处罚,假酒作公开销毁处理,针对无证经营者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2份。
4、严查严防,安全工作扎实有效。我区民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这些成效凝聚了各级职能部门和企业干部职工的工作努力,取决于领导重视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5、组织协调,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我们在市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区政府的领导下,从健全组织、制定方案、协调到位、落实措施、扩大宣传等方面开展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前,通过我们协调,各街、镇成立了“政府协管员、企业信息员”的二级监管体系,各街镇已设协管员1名,监管效能已逐步显现。今年我们联合市职能部门做好了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和“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检查行动,确保了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四)着力抓好生猪屠宰监管,确保市民食上放心肉。
1、严格屠宰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本地区食品安全。今年,在对市区及各镇(街)定点屠宰加工企业的肉品品质监督管理过程中,继续重点加强监督定点屠宰企业落实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的落实情况,指导各屠宰加工企业严格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屠宰加工,以及严格执行《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做好生猪及生猪产品的检疫、检测、检验工作,把好生猪入厂检疫关和肉品出厂检验关,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同时,严格要求各屠宰加工企业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在各类的台帐管理中,如实记录活猪进厂(场)时间、数量、产地、供应者、屠宰与检验信息及出厂时间、品种、数量和流向,实现生猪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今年全区的生猪定点预计屠宰量26.4万头,预计比去年减少2.4万头,其中市区7.3万头,比去年减少1.8万头,各镇(街)19万头,比去年减少0.6万头。
2、认真部署专项整治,确保我区生猪(牛、羊)屠宰专项整治顺利开展。今年,我区生猪屠宰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瘦肉精”检验,严把肉品品质检验关和肉品出场关,严禁出厂未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同时,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生猪屠宰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病害肉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高发时段、频发易发地区的巡查,今年共查处私宰案件4宗,没收私宰肉165公斤,罚没金额2300元。
3、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待宰前死亡生猪无害化处理申报补贴抽查核实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区生猪屠宰管理部门积极做好对我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和信息报送工作,配合财政部门管理落实病害猪损失补贴和无害化处理费用补贴资金。今年我区申领的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18头9000元。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费用财政补贴19头1520元。
(五)着力加大矿产资源监管力度,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1、继续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今年,我局联合公安部门在全区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检查行动,特别对无证矿山加大查处力度。通过组织有关矿管人员下乡巡查,发动群众举报,各资源所配合,有效地打击了非法开采和乱采滥挖的行为,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今年以来,我局发出《地矿行政责令改正通知书》及《地矿行政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共25份;查处和制止了越界开采案件4宗;查处无证非法采矿案件22宗,其中刑事拘留2人。通过重点对违法开采行为进行打击整治行动,使我区各类矿山的违法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和查处,矿产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2、切实做好非煤矿山的复绿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今年我区各镇共投入治理资金进行复绿面积共190.45亩。其中:植树2.8万棵、种植草皮65.2亩;修筑挡土坝1494立方米,清理阻塞河道淤泥48万立方米,同时,我局收取非煤矿山复绿保证金272.7万元。全区的持证矿山复绿及水土治理工作已完成。
3、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今年,我局组织各镇资源所对全区的非煤矿山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了辖区内的54个矿山企业,发出安全生产整改通知书8份,进一步加强重点防范、重点排查,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区内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万无一失。
4、认真做好《采矿许可证》的年审及开发利用年度年检工作。今年全区有效采矿许可证有45个,其中:建筑石料矿场5个、陶瓷矿场35个、砖厂5个。我局须办理年审的采矿许可证38个,现已办理年审的矿山企业34个。
5、重视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我局在5月制定了《清城区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同时为我区落实防灾、避灾、救灾的组织机构和物资准备,落实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做好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各项准备。
(六)着力加大对外合作关系,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1、进一步落实外经工作责任制。根据市下达我区外贸工作目标任务,今年年初,我局制定了2011年清城区外经贸任务计划及工作措施,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街镇,并与各街镇签订《2011年外经贸主要任务目标责任书》,确保今年外经贸主要任务目标的完成。
2、进一步加大外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今年,区委区政府在香港举办了“清城区2011年香港外商投资招商签约会”工作。会上,与外商企业签约,涉及项目22个,首期利用外资达4.1亿美元,这些项目涉及香港、台湾、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近十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项目的引入,将对我区的优化外资结构、拓宽利用外资渠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做好项目的审批和投资跟踪落实工作。今年,我局认真做好签约项目审批和投资跟踪落实工作。在项目审批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审批或上报审批,决不拖延。同时,做好了对项目投资的跟踪落实工作,对已批准的项目要督促其按时完成投资,并且做到审批一个,跟踪落实一个,使引进的项目完全得到落实。
4、积极做好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和生产能力核查工作。今年1-10月,共审查批准加工贸易合同75个,比去年同期下降25%,合同进出口金额79180.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96422.96万美元下降17.88%;变更合同105个。在做好外经贸工作和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的同时,做好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能力核查工作,做到新办企业必定到企业现场进行核查,而且认真细致,发现问题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后才能发给生产能力证明。2011年1-10月,共核查加工贸易企业25家。
5、积极做好与企业沟通,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各界与港澳企业家的交流,密切联系、增进友谊、扩大合作,达到宣传清远、推介清远、发展清远的目的,市委、市政府于今年2月23日在市国际酒店举办的清远市2011年招商引资答谢会和
(七)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力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1、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今年,我局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举行“2·
2、突出产业招商,进一步促进支柱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大力推行产业招商,突出地把抓铜材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围绕龙头企业增资扩模、产业链上下延伸、相关项目扎堆发展,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和板块经济,做大做强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今年,在新引进的36个工业项目中,共有14家经营铝型材、铝合金、铜材深加工、废旧五金拆解、销售的企业投资落户石角镇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金额达到了24.44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总额的36.9%,进一步促进了再生金属产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3、加大第三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随着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品牌房地产开发商和旅游开发商纷纷落户抢滩第三产业市场。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宜工中心、宜商中心、宜居中心、宜游中心”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今年我局优先引入上规模、高档次的第三产业项目,全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全区共引进第三产业项目43个,主要集中在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住地产、旅游等行业,占引进项目的53.8%,合同投资金额达238.15亿元。其中,投资达30亿元的天湖郦都、投资40亿元的维港半岛和由富盈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达20亿元的御水莲锋商住旅游房地产项目以及投资5亿元的清远富盈温泉旅游渡假村成为今年第三产业的亮点。上规模、高档次的第三产业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打造“四个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招商引资工作有所放缓。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下行,以及受到地域、资源、土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招商引资步伐有所放缓。
(二)用地问题制约重点工业项目的推进建设。由于工业用地指标严重不足,致使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建设缓慢,无法早动工早投产,难以提高项目履约率。
(三)工业园区规划相对滞后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目前,我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滞后,基本是边招商、边规划、边建设,园区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协调、不衔接。园区的产业特色不鲜明,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比较低端。同时,园区的供电、给排水、垃圾污水处理、有线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相对滞后,难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强有力的竞争力。
四、2012年度工作计划
2012年我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力促工业经济大提速。
1、落实政策措施、做好服务引导。要狠抓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真正有含金量的政策落实到位,使企业得到实惠。
2、优化投资和融资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提高金融扶持企业的效果。
3、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水平。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的监测,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对全区经济运行动态趋向性、全局性问题综合分析,及时应对和解决影响经济运行的重大制约因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密切关注当前金融危机、能源和重要生产资料供求变化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努力把握全区经济发展的走势和趋势,为区委、区政府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增强对经济运行工作的指导作用。
4、积极组织各类经贸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继续加强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各类经贸活动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广泛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活动,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扩大营销。
二、继续完善节能监督管理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水平。
1、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工作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跟踪、指导和监管,强化企业节能责任,确保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
2、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力度。积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和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强节能产品推广工作监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3、加强节能指标监测和电力监测。加强与统计、供电部门沟通,落实好节能季度报制度和用电每月监测制度,加强对本地区”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的跟踪和监测分析,做好用电大户用电调控工作,保证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合理水平。
4、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关闭情况核查工作。
三、继续抓好流通行业管理,推动商贸经济稳步发展。
1、继续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落实购家电的补助政策,提高城乡消费水平。
2、继续做好《酒类零售许可证》的换、发证及年审工作。
3、加大对酒类流通市场的管理。加大巡查酒类流通中持证经营的力度,坚决杜绝无证经营行为的发生;同时,联合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进行酒类专卖的打假行动,净化我区的酒类市场。
4、加强对重点商贸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测,认真分析商贸经济运行情况,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多样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继续拓宽招商领域,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1、进一步提升园区规划建设,夯实项目发展平台。一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局将积极联合有关部门依照国家级园区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把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国家级园区。二是按照建设高端产业成长基地的定位,高水平编制侨兴工业园、东坑工业园规划,把两大工业园规划为发展高端产业的主要载体。着力加快引进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通过四到五年努力,初步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2、培育支柱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引进一批“高精尖”有色金属产业项目,加快发展电解铜、电线电缆、铜杆铝型材、日用铜铝制品等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3、继续抓好原有项目的落实推进。对历年已落户的项目加紧推进,落实责任,分工到人,制定具体计划表,督促各部门,镇街尽快完成,使其未动工项目尽快动工、已动工项目使其尽快投产、已投产项目促其尽早扩大生产规模,产生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继续做好外经外贸服务工作,促进外经贸工作平稳较快发展。
1、继续做好外资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外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吸收外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引进节能、低耗、环保及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外资项目,想方设法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来我区投资办项目,从而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步伐。
2、加强领导与协调,建立和完善完成外经贸工作目标责任考核通报机制。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完成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考核奖惩机制以及项目推进建设责任制。
3、强化服务意识,改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投资者和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协调、沟通、理顺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为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积极做好与企业沟通,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
六、继续大力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促使我区矿产资源健康有序发展。
1、继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事故。狠抓矿山“自上而下,台阶式”的开采,降低开采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
2、加大矿山监管、监察执法力度。针对我区矿山的实际情况,继续加强对各类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排查、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3、做好2012年非煤矿山的复绿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4、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
5、认真做好《采矿许可证》的年审及开发利用年度年检工作,健全和规范矿山的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