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城区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有关保市场主体文件精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立足三个关键点全力稳定市场主体发展。
一、立足改革创新,保数量。一是深入改革促增量。持续推行名称自主申报、企业实名认证、“全程网上办”等系列商改措施,推行企业补办证照、一般注销网上公示制度,简化企业普通注销程序,下放70项行政许可权限,进驻石角、飞来峡、源潭政务服务中心,企业进入退出更加便捷。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实施“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制,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实行一窗通办。截至10月12日,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4866户,注册资本金153.1664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6.28%和4.57%,二是创新监管保存量。受疫情影响,对于地址重复、暂时失联而未及时办理注销登记的商事主体,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畅通失信市场主体救济渠道,2020年已为7户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移出异常名录或标志为异常状态的市场主体6555户,助力市场主体复活。牵头全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启用广东省“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制定《清远市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明确15类抽查事项,计划对983户企业进行抽查(于11月底全部完成),现已抽查企业521户,其中定向抽查企业17户,联合区人社局抽查企业20户(12户列入异常名录),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抽查企业128户等。
二、立足服务引导,提质量。一是加强企业质量服务。组织开展质量强区、质量强企活动,推广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组织54名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参加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22人已取得企业首席质量官证书;引导5家企业参与广东省标杆企业先进质量文化推广宣传活动,发动1家企业申报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积极推动清远市政府质量奖工作,发动32人参加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征集。开展“质量开放日”“质量月”等系列主题活动,着力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同时,指导“广东省生物饲料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广东省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两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建设。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开展2020年度市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入库项目实地考察,实地走访广东亿源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引导企业将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在天安智谷产业园成立清城区首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将飞来峡石颈黑皮冬瓜设置为首个推进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组织人员参加清城区知识产权专场线上线下专题培训11场,参训约200人次,发送商标抢注监测预警9条,组织获准使用新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完成全省首批地理标志换标工作。截至2020年6月15日,清城区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1件(占全市78.57%),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有效注册商标5644件;1-8月共有专利申请1178件,同比增长49.11%,专利授权793件,同比增长80.64%。
三、立足培育帮扶,助成长。一是促转型。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企业提供绿色通道,由专人跟踪办理,共登记“个转企”59户,开通绿色通道133户/次。二是助融资。优化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服务,在线申请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今年来,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45宗,抵押登记额为85676.27万元;股权出质登记214件,被担保金额354.4636亿元;组织开展2019年下半年专利类资助及发明专利资助申报工作,申报资助金额达61.89万元。三是柔性执法。疫情期间,对个体户的轻微违法行为,不涉及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安全生产、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对社会危害不大的,依法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被处以罚款但确有经济困难的,可申请暂缓或分期缴纳,2020年已处理5宗分期缴纳案件。允许个体经营者适度拓展经营场地、延长经营时间。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的个体经营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从事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业个体经营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记。